
浙貝母
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.的干燥鱗莖。初夏植株枯萎時釆挖,洗凈。大小分開,大者除去芯芽,習稱“大貝”;小者不去芯芽,習稱“珠貝”。分別撞擦,除去外皮,拌以煅過的貝殼粉,吸去擦出的漿汁,干燥;或取鱗莖,大小分開,洗凈,除去芯芽,趁鮮切成厚片,洗凈,干燥,習稱“浙貝片"。 【性狀】大貝 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,略呈新月形,高1~2cm,直徑2~3.5cm。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,內(nèi)表面白色或淡棕色,被有白色粉末。質(zhì)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白色至黃白色,富粉性。氣微,味微苦。 珠貝 為完整的鱗莖,呈扁圓形,高1~1.5cm,直徑1~2.5cm。表面黃棕色至黃褐色,有不規(guī)則的皺紋;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,較光滑或被有白色粉末。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,斷面淡黃色或類白色,略帶角質(zhì)狀或粉性;外層鱗葉2瓣,肥厚,略似腎形,互相抱合,內(nèi)有小鱗葉2~3枚和干縮的殘莖。 浙貝片 為橢圓形或類圓形片,大小不一,長1.5~3.5cm,寬1~2cm,厚0.2~0.4cm。外皮黃褐色或灰褐色,略皺縮;或淡黃色,較光滑。切面微鼓起,灰白色;或平坦,粉白色。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粉白色,富粉性。 【鑒別】(1)本品粉末淡黃白色。淀粉粒甚多,單粒卵形、廣卵形或橢圓形,直徑6~56μm,層紋不明顯。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長方形,垂周壁連珠狀增厚;氣孔少見,副衛(wèi)細胞4~5個。草酸鈣結(jié)晶少見,細小,多呈顆粒狀,有的呈梭形、方形或細桿狀。導(dǎo)管多為螺紋,直徑至18μm。 (2)取本品粉末5g,加濃氨試液2ml與三氯甲烷20ml,放置過夜,濾過,取濾液8ml,蒸干,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貝母素甲對照品、貝母素乙對照品,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通則0502)試驗,吸取供試品溶液10~20μl、對照品溶液10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乙酸乙酯-甲醇-濃氨試液(17∶2∶1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 【檢查】水分 不得過18.0%(通則0832第二法)。 總灰分 不得過6.0%(通則2302)。 【浸出物】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(通則2201)項下的熱浸法測定,用稀乙醇作溶劑,不得少于8.0%。 【含量測定】照高效液相色譜法(通則0512)測定。 色譜條件與系統(tǒng)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;以乙腈-水-二乙胺(70∶30∶0.03)為流動相;蒸發(fā)光散射檢測器檢測。理論板數(shù)按貝母素甲峰計算應(yīng)不低 于2000。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貝母素甲對照品、貝母素乙對照品適量,精密稱定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貝母素甲0.2mg、貝母素乙0.15mg的混合溶液,即得。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(過四號篩)約2g,精密稱定,置燒瓶中,加濃氨試液4ml浸潤1小時,精密加入三氯甲烷-甲醇(4∶1)的混合溶液40ml,稱定重量,混勻,置80℃水浴中加熱回流2小時,放冷,再稱定重量,加上述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,濾過。精密量取續(xù)濾液10ml,置蒸發(fā)皿中蒸干,殘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轉(zhuǎn)移至2ml量瓶中,加甲醇至刻度,搖勻,即得。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、20μl,供試品溶液5~15μl,注入液相色譜儀,測定,用外標兩點法對數(shù)方程分別計算貝母素甲、貝母素乙的含量,即得。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,含貝母素甲(C27H45NO3)和貝母素乙(C27H43NO3)的總量,不得少于0.080%。 飲片 【炮制】除去雜質(zhì)。未切片者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;或打成碎塊。 【性狀】浙貝母 為類圓形的厚片或碎塊,有的具心芽。外皮黃褐色或灰褐色,略皺縮;或淡黃白色,較光滑或被有白色粉末。切面微鼓起或平坦,灰白色或粉白色,略角質(zhì)狀或富粉性。多質(zhì)堅硬,易折斷;或質(zhì)硬,斷面灰白色或白色,有的淺黃棕色。氣微,味苦。 【鑒別】【檢查】【浸出物】【含量測定】同藥材。 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苦,寒。歸肺、心經(jīng)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清熱化痰止咳,解毒散結(jié)消癰。用于風熱咳嗽,痰火咳嗽,肺癰,乳癰,瘰疬,瘡毒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5~10g。 【注意】不宜與川烏、制川烏、草烏、制草烏、附子同用。 【貯藏】置干燥處,防蛀。